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欢迎您!

教学案例与反思

夯实基础 高效课堂 高考得高分

夯实基础  高效课堂  高考得高分

---2015届高三政治复习研讨汇报

开封高中高三政治组:赵旺海

第一部分:解读考纲

第二部分:近三年来高考真题的分析
第三部分:复习安排与具体做法

第四部分:反思与对策

 

第一部分:解读考纲:

(一)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三).考试内容

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目标与要求(高考能力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什么)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某些问题的答案就自然隐含在试题的文字表述中;试题设计的思路也往往包含在试题的行文中;试题均有一定的要求和指向。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图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柱形图、扇形图、统计表,还包括漫画等,往往用于表现形势、环境、资源、产业、事物发展的过程等信息,直观、系统。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试题围绕某个主题通过一定的背景材料构建新的情景。背景材料一般会包括回答问题所需要的信息,但是并不是一次性地、集中地将问题的各个要点全部展现出来,主体的要点分散于各个数据、图表或文字之间,需要从中提炼、整合,形成完整的观点和认识。

2010年高考

20.3中两个市场调查员对同一地区的调查,之所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是由:

①反映客观世界的侧重点的不同决定的

②意识反映客观世界的主动创造性的不同决定的

③是否如实反映客观对象决定的

④是否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决定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D

2.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答什么)

 调动:对原有知识资源的支配。

运用: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解决问题。

 要能把教材中学到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以此来解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确能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但并非完全可以照搬已有的知识储备。要从知识储备系统中查找、甄选出已存储的、相关的知识,将它重现和再认。

2013全国卷:38  材料一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加强与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要求。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发挥领导作用的。(12分)

答案:通过党的会议和决定,加强党的领导,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地位和奋斗目标。确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

3.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如何答)

*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2013年全国卷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的人认为: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在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1)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只是阐明理由。(10分)

观点一: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传承中华文明需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保持汉语的纯洁性。不反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字母词,但《词典》是规范语言文字的范本,不应收录,至少不应在正文中收录,

观点二:支持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其一,收录字母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字母词的使用,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是汉语言文字具有活力的表现。其二,《词典》收录的字母词数量很少,不会使汉语成为混杂的语言而损害其民族性。其三,字母词的使用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2)《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深化了人们的认识。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12分)

    答案: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由此产生争论是正常现象。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难免存在一定局限性甚至错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通过讨论,不同看法得以交流和碰撞,有利于人们取长补短,克服认识的片面性,促进认识的发展。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怎样坚持这一原则?(4分)

    答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理服人而不以势压人;尊重对方发表意见的权利;避免语言粗暴、行为过激;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4.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如何答好)

  论证:即回答问题或完成题目要求的任务时论述和证明的能力:对学科知识总体把握的程度;答案组织的逻辑性和层次性。

 探究:即对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

  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比较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能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2013年全国卷二)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一: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 000人次,最多时约7 000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载量在3 000人次以内。大量游客进入洞窟,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空气湿度增大,温度上升,侵蚀壁画和彩塑;加之长期的风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画和彩塑正在缓慢退化。

1)结合材料一,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14分)

 

 答案: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分)游客增多加大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的压力,若限制客流会影响利用的效益,但合理利用和科学保护是能够相互促进的。(4分)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分)从实际出发,探索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合理利用中保护。(4分)

2013年安徽卷)39:第二组  热议“教育”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综观国际国内大势,立足基本国情,十八大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的力量,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力量,是国家的力量。

2)联系第二组观点,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教育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答案: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劳动者就业和自主创业,改善人民生活。通过培养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通过培养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有利的文化环境。

第二部分:近三年来高考试卷的分析   

一、高考试题考查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二、高考试题的三种基本设问方式

1、图表和材料反映什么经济、政治、文化现象和问题?体现哪些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道理?说明了什么题?(是什么)

2、运用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这么做?这样做的理论依据、这样做的意义或作用。(为什么)

3、运用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的相关知识(或从什么角度)分析说明应怎么做?如何做?(措施、途径,建议)(怎么做)

三、命题角度

宏观角度:运用某一模块(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的知识回答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宏观角度+微观角度(中观角度):以某一模块作为知识范围要求,然后再以该范围中的具体知识为问题的切入口回答问题.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微观角度:运用某一模块的具体知识分析、说明、回答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四、20132014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政治各模块试题分布结构

1:各模块分值:

 

年份

模块

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生活与哲学

2013

题量

5题(选择题4个、主观题1问)

4题(选择题3 主观题1问)

1(选择题0个,主观题2问)

6(选择题5个主观题1问)

分值

30

24

14

32

2014

题量

6(选择题5个,主观题1问)

3(选择题2个主观题1问)

2题(选择题1个主观题1问)

6(选择题4个主观题2问)

分值

34

20

16

30

2015

题量

5题(选择题4个,主观题1

4(选择题3   主观题1问)

2题(选择题1个主观题1问)

6(选择题4个主观题2问)

分值

30

24

14

32

 

2、试卷总体状况:试题结构基本稳定,且稳中有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活在开放。

稳定当头:

1)题型不变;(选择题与非选择题)

2)选择题数量不变(1223题共12题);

3)主、客观题分值比例不变(4852);

4)四个模块在试卷中相对独立,没有四个模块的综合题。

5)四个模块的分值趋向稳定(30241432

6)选择题中年年都有一道计算能力的考查题或隐性计算(选择第12题)

3.三年试题变化的特点及趋势:

1)选择题基本上保持稳定,但稳中有变,组合性选择题在逐年增加。13年、14年、15年分别为9个、10个、11个;组合性选择题数量的变化,说明高考试题的难度在增大。而且选择题全部是四选二,这更是增加了学生在既定时间内的思考难度和答卷时间。这意味着试卷难度的增加。

 

2)灵活创新:

        试题呈现方式灵活多样,背景材料设置开放新颖。   新增加了函数图像变化题型,侧重西方经济学的考查。

24[2012·四川卷] 汽油和汽车是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行车需求的商品。汽油价格的变动不仅会引起汽油需求量的变动,还会影响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图示能够反映油价上涨对汽车需求量影响的是( D )

(3)知识容量大,深度要求高,覆盖面广,形式灵活难度要求逐年提高。

    2013年全国卷 21.)201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C

①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探究性试题在新课程试卷中的出现。试题更加开放,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组织答案的专业性与生活化更难以把握。

       1)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只是阐明理由。(10分)

  观点一: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传承中华文明需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保持汉语的纯洁性。不反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字母词,但《词典》是规范语言文字的范本,不应收录,至少不应在正文中收录,

  观点二:支持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其一,收录字母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字母词的使用,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是汉语言文字具有活力的表现。其二,《词典》收录的字母词数量很少,不会使汉语成为混杂的语言而损害其民族性。其三,字母词的使用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5)试题内容偏离教材较远,对考生变通整合能力要求较高

材料一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加强与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要求。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发挥领导作用的。(12分)

答案:通过党的会议和决定,加强党的领导,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地位和奋斗目标。(党的地位)确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党的思想领导)。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科学执政)。

 

第三部分:复习安排与做法

 

一、依据考试范围,确定复习的内容

 

1:考试范围:四个必修模块:共十六个单元、四十二课、九十三个一级核心考点,二百五十二个考点。

2:时政内容(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      20144月-20153月两会结束)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合理安排时间,做好高三复习的整体规划

 高三复习大概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第一轮):高二下学期(20145月中旬)------高三上学期(20152月初)结束

复习内容:四个必修模块。

经济(20145-----9月底)、

政治(201410-----11月中旬)、

文化(201411----201412月初)、

哲学(201412月初-----20153月初)

第二轮:从3月中旬到520日,这中间有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时间是3月中旬----4月底

主要工作:主要是根据新考纲构筑四个模块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结构,形成知识体系,强化重点知识的复习。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理论生活化。

 

第二阶段: 420-----5月中旬

 主要工作:这一阶段主要是以练习为主,中间穿插重要的时政专题。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生活实际提炼理论,做到生活理论化。

 

第三轮:520日停课看书,回归课本,查漏补缺,纠错巩固,调整生物钟、热身训练。

三:复习方法:

(一)、复习基本思路:以教材为抓手,以考纲为依据,以时政热点为背景,以双基为突破口,以课堂为主战场,以提高效率、提升能力为核心,以高考得高分夺取新辉煌为目标。

 

(二)、要注重复习课本的方法和技巧,突出复习质量与效果。

 

第一,先把课本读“厚”。具体做法是:

1: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可将课本知识分五个层次,即课题——节题——框题——问题——问题阐述,这样就形成了教材的知识网络,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

2:结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把每一课的知识点都找出来,知识考点化,考点问题化,问题试题化,再逐个消化。

3:打破课本上的框题限制,重组教材知识,重点难点内容要详解,难点简明突破,高频考点背诵记忆、默写督促.

    如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的里的商品质量安全(涉及消费者权益、企业信誉和形象与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秩序与市场竞争、宏观调控、国家影响力等)问题,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以及价格变动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问题,消费问题(影响因素、提高消费水平的途径、消费结构及恩格尔系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都需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作进一步的分析讲解,要让学生吃透这部分知识,知道如何运用。                                            

4:重视新教材的新增知识点和变动知识点。

经济生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消费问题;劳动者的就业问题;效率与公平(基尼系数)问题;宏观调控;市场秩序问题;全面建成社会的建设与科学发展观问题;经济全球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问题。

政治生活:公民的政治参与;政府依法行政,简政放权;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树立政府威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廉政建设;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哲学生活:意识的调控作用;真理问题;系统和要素的关系问题;辩证的否定观和创新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

第二,再把课本读“薄”。

1 提纲挈领,示范引领、及时总结,紧扣课本抓主干、构建网络成体系、

    点线面一体化(经济环节线、政治主体线、文化逻辑线、哲学板块线)

教师先示范,以后让学生列出每一课和每一单元的知识框架结构,并找出里面重点的知识和自己认为比较难的知识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政治生活》主要线索

国家: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制度--国家利益及国际关系——主权国家的权利义务——国家政策——民族宗教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发展道路

公民:主人翁意识——政治权利与义务——积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坚持的原则——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公民意识、法律意识

政府:政府性质、宗旨——职能——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行政,阳光工程——自觉接受监督——以人为本

中共:党的地位、性质、宗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执政方式、领导方式——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人为本

2:采用目录复习法,复习每一本书让所有学生先背会每一单元和每一课的课题,以便学生总体把握,提高复习效率,也是应对高考针对某一特定知识点考试的需要

第三:突出复习效果,重视能力培养

1:高三学生高考成功必过“五关”:知识关、能力关、书写关、速度关、心态关。

    高三学生知识关可能面对的困惑是:记不清,背不全;辨不明,理不透;面不广,养不深。能力关的要求: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书写关的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组答条理。速度关的要求:45分钟完成12+5道题量。心态关的要求:遇难不慌,遇生不乱,遇熟不轻,遇易不浮。            

2:多管齐下,综合检测,讲、背、默、练、考、评相结合     

     一轮最大的特点是时间长,考点多,容易遗忘易疲劳松懈的阶段,中间各种联考、模拟考试、周考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综合把握。为此我们采用强化记忆、背诵默写,课时检测、单元检测、限时训练、综合训练多管齐下,效果显著

 

3:突出对基本能力的培养。

重点培养学生以下几个能力:

(1)教会学生如何审题、筛选信息、找到切入点。这些能力都需要通过进行针对性训练来培养和提高。 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审题的训练,包括审材料和审设问。

(2)在平时的练习测试中,要养成动笔答题前研究试题设问指向的习惯;不要一看到试题就动笔,凭感觉答题。在表达方面,要有层次性、条理性、规范性和逻辑性,可以采用“①……②……③……”模式分层叙述,答案力求准确、精练、全面。把关键答案写道评卷教师的眼珠里

(3)还要熟悉答题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如选择题目中的排谬法、排异法、排重法等;主观题目中的精读法、分层法、材料联系法等。教会学生对知识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实际联系理论。

 

4)解题训练要高效:错题成集  对题重做  错题重组  旧题新做  专项突破。

   错题成集。错题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对做错的题目认真加以总结,并详细记录心得体会,逐渐形成错题集,在每一次考试前的复习过程中系统地看一看,有利于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对题再做。做对的题目,人们往往容易忽视,殊不知,上一次考试中做过的题目,在下一次考试中也可能会做错,这种情况是屡见不鲜的。因此,把做对的题目再做几次,既有利于夯实基础,也有利于稳定正确率。

 

    旧题新做。在做高考试题以及各地模拟试题的时候,如果细心的话,就会发现高考试题和各地的模拟试题有着惊人的相似,但又有所不同,这就是高考命题专家对各地试题精心研究以后进行创新的结果。因此,从多角度研究已有试题,进行变式训练(如将选择题改编为非选择题、改编非选择题的设问等)既有利于增强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应试技能。

     专项突破。在各种题型中,有的同学选择题做得好,非选择题做得不好;有的同学非选择题做得好,选择题做得不好;在做选择题时,有的同学因果类选择题做得不好,有的同学组合式选择题做得不好;在做非选择题时,有的同学简答题做得不好,有的同学辨析题做得不好,有的同学材料分析题做得不好,有的同学综合探究题做得不好……应该说,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强项,也有自己的弱项,因此,在备考中要做好专项突破的练习。例如,综合探究题(即研究性学习试题)是一种新题型,好多同学不太熟悉其答题技巧而备感困惑,但这一题型正在成为新课程高考中的"新宠",如不加以研究,就很难适应,从而使自己格外被动。如能将做过的综合探究试题及其参考答案汇集起来,揣摩并总结其取材、设问、答案设计的规律,有利于专项突破,提高解题能力。

5)充分利用实验班学生的资源,贡献有启发性的试题,通过网络,资源共享。

 

2013全国卷Ⅱ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富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

    材料一:2004年,某县在R镇征地近2 000亩(1公顷=15亩)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在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后,50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2012年该园区实现产值120亿元。在园区周围,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2012年,该镇人口由2.3万增加到3.5万,新增人口中有7 000多人是脱离土地的农民,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营大户集中起来、统一经营,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镇90%的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人均收入明显增加。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R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14分)。

 

    答案:企业的聚集发挥了规模经济优势,带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产值增加;(4分)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为园区和该镇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3分)土地的统一集约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3分)居民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消费,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或有利于扩大内需)。(4分)(其他诸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等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第四部分:反思与对策

 

      反思一:课堂复习讲解占用时间过多而学生消化理解教材知识的时间较少,课堂效率不很高;

      策:二轮复习把知识试题化,知识体系化,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定量的任务,想高效课堂要质量。

      反思二:一轮复习时间过长,基础知识点多,学生遗忘现象突出,往往复习完一册另一册已经归还老师,记忆的持久性不强;

     为此:复习过程中做到“瞻前顾后”,复习新知,巩固旧知,加强默写验收,强化记忆,提高复习质量。

    反思三:这几年的高考试题体现出一个趋势:即时政热点的生活化,以生活化的时政为背景,用知识点解决生活中问题。而一轮复习中专门讲解时政的时间相对较少,学生了解国际国内大事的渠道不宽,重视课本知识而对政策性的政治知识准确把握的较少。下一步将强化知识体系的同时,侧重时政典型材料筛选,关注媒体热点,尤其是主流媒体出现的关注点,紧扣时代脉搏,体现时代气息。      如:人民日报、半月谈、经济日报等,二轮复习突出时政热点专题训练,做到时政热点知识化,专业化,转化政治学科语言。

     反思四:平时考点、单元练习题筛选、周策、模拟检测和名校联考试卷多,针对性检测不强且试题质量参差不齐,与考点复习不完全同步。对此,下一阶段加强练习的针对性,强化专题(知识十三大专题------1:货币、价格与消费,2:生产、劳动与经营,3:收入与分配,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5:我国的公民与政府,6: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7:国际社会与外交政策,8: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9:中华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0:哲学智慧与基本派别,11:唯物论与认识论,12: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3: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时政八专题-----)和(选择与非选择两大类十二种题型专练)时效性训练,同时,加大对不同题型的共性特点的总结,提高质量,尽量与高考试题接轨。

 

    反思五:从近三年的高考试题看,对知识的考查也不是简单直白呈而是隐性融入材料呈现,灵活性增加。题干和题肢中课本上的原话越来越少,综合性的东西越来越多。这就要求老师要灵活教,学生要灵活学,学会变通知识。正所谓“背会不一定行,但不背一定不行。”

    反思六:中学生思维和命题专家思维的差异性,平时模拟试卷和高考试卷的距离,平时试卷答案和高考试卷答案的差距。反映了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素质要求更高。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对学生人文素养要求更高。这些差距只能在平时的复习考试训练中逐步提升解决。

2010全国新课程卷  39

 (1)运用哲学知识,对材料一中“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作简要评析。(12)

答案: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条件。经济不景气时,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美日韩的例子也说明了该推断有一定合理性。

    规律是事物的本质、必然、稳定的联系,经验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不同于规律。把有限的经验提升为普遍的规律,是不严谨的。

反思七:高考国标答案与评卷细则的差异无法把握。政治学科主观题主观性强,同一道题不同命题人会设定差异性明显的参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那些答案可给分,给多少分等不清楚),想法:如果能派老师参加高考评卷,可以知道具体的评分细则,以便向学生讲解。

    反思七:高考国标答案与评卷细则的差异无法详细把握。政治学科主观题主观性强,同一道题不同命题人会设定差异性明显的参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那些答案可给分,给多少分等不清楚),想法:如果能派老师参加高考评卷,可以知道具体的评分细则,以便向学生讲解。

 

     反思八: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素质和人文素养以及教学方法要求更高,课本教参、传统的方式难以满足教学需要,无法适应新的要求,除了自身努力完善充实自己外,能走出去学习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模式加以利用,也会大有收获的。

     反思九:政治学科得分的高低除受学生自身的政治素养制约外,还受相关学科知识积累的影响,如语文原典文化、数学计算、自然科学、历史地理等,因此,高分尖子学生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和灵活的知识转化能力,变通试题材料内容为教材知识,在变通教材知识为试题答案

2.2013·福建卷·36题) 下列与图11漫画蕴含的哲理相近的诗句有

   ①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漫画类选择题,明确漫画的寓意,大概意思是说满树的叶子时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剩下一片叶子,人们才知道珍惜,②③体现了发展的观点。故选B项.

 

   “思想总是会迟到的,猫头鹰总在黄昏起飞”。而教学是充满遗憾而又要追求完美的过程,问题在反思中发现并会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圆满的解决,过程的艰辛定会铸就结果的辉煌!

 

夯实基础 高效课堂 高考得高分

夯实基础  高效课堂  高考得高分

---2015届高三政治复习研讨汇报

开封高中高三政治组:赵旺海

第一部分:解读考纲

第二部分:近三年来高考真题的分析
第三部分:复习安排与具体做法

第四部分:反思与对策

 

第一部分:解读考纲:

(一)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三).考试内容

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目标与要求(高考能力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什么)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某些问题的答案就自然隐含在试题的文字表述中;试题设计的思路也往往包含在试题的行文中;试题均有一定的要求和指向。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图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柱形图、扇形图、统计表,还包括漫画等,往往用于表现形势、环境、资源、产业、事物发展的过程等信息,直观、系统。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试题围绕某个主题通过一定的背景材料构建新的情景。背景材料一般会包括回答问题所需要的信息,但是并不是一次性地、集中地将问题的各个要点全部展现出来,主体的要点分散于各个数据、图表或文字之间,需要从中提炼、整合,形成完整的观点和认识。

2010年高考

20.3中两个市场调查员对同一地区的调查,之所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是由:

①反映客观世界的侧重点的不同决定的

②意识反映客观世界的主动创造性的不同决定的

③是否如实反映客观对象决定的

④是否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决定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D

2.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答什么)

 调动:对原有知识资源的支配。

运用: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解决问题。

 要能把教材中学到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以此来解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确能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但并非完全可以照搬已有的知识储备。要从知识储备系统中查找、甄选出已存储的、相关的知识,将它重现和再认。

2013全国卷:38  材料一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加强与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要求。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发挥领导作用的。(12分)

答案:通过党的会议和决定,加强党的领导,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地位和奋斗目标。确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

3.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如何答)

*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2013年全国卷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的人认为: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在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1)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只是阐明理由。(10分)

观点一: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传承中华文明需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保持汉语的纯洁性。不反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字母词,但《词典》是规范语言文字的范本,不应收录,至少不应在正文中收录,

观点二:支持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其一,收录字母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字母词的使用,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是汉语言文字具有活力的表现。其二,《词典》收录的字母词数量很少,不会使汉语成为混杂的语言而损害其民族性。其三,字母词的使用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2)《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深化了人们的认识。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12分)

    答案: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由此产生争论是正常现象。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难免存在一定局限性甚至错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通过讨论,不同看法得以交流和碰撞,有利于人们取长补短,克服认识的片面性,促进认识的发展。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怎样坚持这一原则?(4分)

    答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理服人而不以势压人;尊重对方发表意见的权利;避免语言粗暴、行为过激;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4.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如何答好)

  论证:即回答问题或完成题目要求的任务时论述和证明的能力:对学科知识总体把握的程度;答案组织的逻辑性和层次性。

 探究:即对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

  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比较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能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2013年全国卷二)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一: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 000人次,最多时约7 000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载量在3 000人次以内。大量游客进入洞窟,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空气湿度增大,温度上升,侵蚀壁画和彩塑;加之长期的风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画和彩塑正在缓慢退化。

1)结合材料一,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14分)

 

 答案: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分)游客增多加大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的压力,若限制客流会影响利用的效益,但合理利用和科学保护是能够相互促进的。(4分)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分)从实际出发,探索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合理利用中保护。(4分)

2013年安徽卷)39:第二组  热议“教育”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综观国际国内大势,立足基本国情,十八大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的力量,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力量,是国家的力量。

2)联系第二组观点,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教育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答案: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劳动者就业和自主创业,改善人民生活。通过培养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通过培养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有利的文化环境。

第二部分:近三年来高考试卷的分析   

一、高考试题考查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二、高考试题的三种基本设问方式

1、图表和材料反映什么经济、政治、文化现象和问题?体现哪些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道理?说明了什么题?(是什么)

2、运用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这么做?这样做的理论依据、这样做的意义或作用。(为什么)

3、运用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的相关知识(或从什么角度)分析说明应怎么做?如何做?(措施、途径,建议)(怎么做)

三、命题角度

宏观角度:运用某一模块(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的知识回答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宏观角度+微观角度(中观角度):以某一模块作为知识范围要求,然后再以该范围中的具体知识为问题的切入口回答问题.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微观角度:运用某一模块的具体知识分析、说明、回答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四、20132014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政治各模块试题分布结构

1:各模块分值:

 

年份

模块

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生活与哲学

2013

题量

5题(选择题4个、主观题1问)

4题(选择题3 主观题1问)

1(选择题0个,主观题2问)

6(选择题5个主观题1问)

分值

30

24

14

32

2014

题量

6(选择题5个,主观题1问)

3(选择题2个主观题1问)

2题(选择题1个主观题1问)

6(选择题4个主观题2问)

分值

34

20

16

30

2015

题量

5题(选择题4个,主观题1

4(选择题3   主观题1问)

2题(选择题1个主观题1问)

6(选择题4个主观题2问)

分值

30

24

14

32

 

2、试卷总体状况:试题结构基本稳定,且稳中有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活在开放。

稳定当头:

1)题型不变;(选择题与非选择题)

2)选择题数量不变(1223题共12题);

3)主、客观题分值比例不变(4852);

4)四个模块在试卷中相对独立,没有四个模块的综合题。

5)四个模块的分值趋向稳定(30241432

6)选择题中年年都有一道计算能力的考查题或隐性计算(选择第12题)

3.三年试题变化的特点及趋势:

1)选择题基本上保持稳定,但稳中有变,组合性选择题在逐年增加。13年、14年、15年分别为9个、10个、11个;组合性选择题数量的变化,说明高考试题的难度在增大。而且选择题全部是四选二,这更是增加了学生在既定时间内的思考难度和答卷时间。这意味着试卷难度的增加。

 

2)灵活创新:

        试题呈现方式灵活多样,背景材料设置开放新颖。   新增加了函数图像变化题型,侧重西方经济学的考查。

24[2012·四川卷] 汽油和汽车是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行车需求的商品。汽油价格的变动不仅会引起汽油需求量的变动,还会影响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图示能够反映油价上涨对汽车需求量影响的是( D )

(3)知识容量大,深度要求高,覆盖面广,形式灵活难度要求逐年提高。

    2013年全国卷 21.)201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C

①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探究性试题在新课程试卷中的出现。试题更加开放,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组织答案的专业性与生活化更难以把握。

       1)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只是阐明理由。(10分)

  观点一: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传承中华文明需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保持汉语的纯洁性。不反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字母词,但《词典》是规范语言文字的范本,不应收录,至少不应在正文中收录,

  观点二:支持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其一,收录字母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字母词的使用,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是汉语言文字具有活力的表现。其二,《词典》收录的字母词数量很少,不会使汉语成为混杂的语言而损害其民族性。其三,字母词的使用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5)试题内容偏离教材较远,对考生变通整合能力要求较高

材料一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加强与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要求。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发挥领导作用的。(12分)

答案:通过党的会议和决定,加强党的领导,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地位和奋斗目标。(党的地位)确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党的思想领导)。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科学执政)。

 

第三部分:复习安排与做法

 

一、依据考试范围,确定复习的内容

 

1:考试范围:四个必修模块:共十六个单元、四十二课、九十三个一级核心考点,二百五十二个考点。

2:时政内容(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      20144月-20153月两会结束)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合理安排时间,做好高三复习的整体规划

 高三复习大概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第一轮):高二下学期(20145月中旬)------高三上学期(20152月初)结束

复习内容:四个必修模块。

经济(20145-----9月底)、

政治(201410-----11月中旬)、

文化(201411----201412月初)、

哲学(201412月初-----20153月初)

第二轮:从3月中旬到520日,这中间有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时间是3月中旬----4月底

主要工作:主要是根据新考纲构筑四个模块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结构,形成知识体系,强化重点知识的复习。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理论生活化。

 

第二阶段: 420-----5月中旬

 主要工作:这一阶段主要是以练习为主,中间穿插重要的时政专题。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生活实际提炼理论,做到生活理论化。

 

第三轮:520日停课看书,回归课本,查漏补缺,纠错巩固,调整生物钟、热身训练。

三:复习方法:

(一)、复习基本思路:以教材为抓手,以考纲为依据,以时政热点为背景,以双基为突破口,以课堂为主战场,以提高效率、提升能力为核心,以高考得高分夺取新辉煌为目标。

 

(二)、要注重复习课本的方法和技巧,突出复习质量与效果。

 

第一,先把课本读“厚”。具体做法是:

1: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可将课本知识分五个层次,即课题——节题——框题——问题——问题阐述,这样就形成了教材的知识网络,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

2:结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把每一课的知识点都找出来,知识考点化,考点问题化,问题试题化,再逐个消化。

3:打破课本上的框题限制,重组教材知识,重点难点内容要详解,难点简明突破,高频考点背诵记忆、默写督促.

    如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的里的商品质量安全(涉及消费者权益、企业信誉和形象与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秩序与市场竞争、宏观调控、国家影响力等)问题,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以及价格变动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问题,消费问题(影响因素、提高消费水平的途径、消费结构及恩格尔系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都需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作进一步的分析讲解,要让学生吃透这部分知识,知道如何运用。                                            

4:重视新教材的新增知识点和变动知识点。

经济生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消费问题;劳动者的就业问题;效率与公平(基尼系数)问题;宏观调控;市场秩序问题;全面建成社会的建设与科学发展观问题;经济全球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问题。

政治生活:公民的政治参与;政府依法行政,简政放权;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树立政府威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廉政建设;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哲学生活:意识的调控作用;真理问题;系统和要素的关系问题;辩证的否定观和创新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

第二,再把课本读“薄”。

1 提纲挈领,示范引领、及时总结,紧扣课本抓主干、构建网络成体系、

    点线面一体化(经济环节线、政治主体线、文化逻辑线、哲学板块线)

教师先示范,以后让学生列出每一课和每一单元的知识框架结构,并找出里面重点的知识和自己认为比较难的知识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政治生活》主要线索

国家: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制度--国家利益及国际关系——主权国家的权利义务——国家政策——民族宗教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发展道路

公民:主人翁意识——政治权利与义务——积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坚持的原则——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公民意识、法律意识

政府:政府性质、宗旨——职能——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行政,阳光工程——自觉接受监督——以人为本

中共:党的地位、性质、宗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执政方式、领导方式——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人为本

2:采用目录复习法,复习每一本书让所有学生先背会每一单元和每一课的课题,以便学生总体把握,提高复习效率,也是应对高考针对某一特定知识点考试的需要

第三:突出复习效果,重视能力培养

1:高三学生高考成功必过“五关”:知识关、能力关、书写关、速度关、心态关。

    高三学生知识关可能面对的困惑是:记不清,背不全;辨不明,理不透;面不广,养不深。能力关的要求: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书写关的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组答条理。速度关的要求:45分钟完成12+5道题量。心态关的要求:遇难不慌,遇生不乱,遇熟不轻,遇易不浮。            

2:多管齐下,综合检测,讲、背、默、练、考、评相结合     

     一轮最大的特点是时间长,考点多,容易遗忘易疲劳松懈的阶段,中间各种联考、模拟考试、周考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综合把握。为此我们采用强化记忆、背诵默写,课时检测、单元检测、限时训练、综合训练多管齐下,效果显著

 

3:突出对基本能力的培养。

重点培养学生以下几个能力:

(1)教会学生如何审题、筛选信息、找到切入点。这些能力都需要通过进行针对性训练来培养和提高。 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审题的训练,包括审材料和审设问。

(2)在平时的练习测试中,要养成动笔答题前研究试题设问指向的习惯;不要一看到试题就动笔,凭感觉答题。在表达方面,要有层次性、条理性、规范性和逻辑性,可以采用“①……②……③……”模式分层叙述,答案力求准确、精练、全面。把关键答案写道评卷教师的眼珠里

(3)还要熟悉答题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如选择题目中的排谬法、排异法、排重法等;主观题目中的精读法、分层法、材料联系法等。教会学生对知识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实际联系理论。

 

4)解题训练要高效:错题成集  对题重做  错题重组  旧题新做  专项突破。

   错题成集。错题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对做错的题目认真加以总结,并详细记录心得体会,逐渐形成错题集,在每一次考试前的复习过程中系统地看一看,有利于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对题再做。做对的题目,人们往往容易忽视,殊不知,上一次考试中做过的题目,在下一次考试中也可能会做错,这种情况是屡见不鲜的。因此,把做对的题目再做几次,既有利于夯实基础,也有利于稳定正确率。

 

    旧题新做。在做高考试题以及各地模拟试题的时候,如果细心的话,就会发现高考试题和各地的模拟试题有着惊人的相似,但又有所不同,这就是高考命题专家对各地试题精心研究以后进行创新的结果。因此,从多角度研究已有试题,进行变式训练(如将选择题改编为非选择题、改编非选择题的设问等)既有利于增强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应试技能。

     专项突破。在各种题型中,有的同学选择题做得好,非选择题做得不好;有的同学非选择题做得好,选择题做得不好;在做选择题时,有的同学因果类选择题做得不好,有的同学组合式选择题做得不好;在做非选择题时,有的同学简答题做得不好,有的同学辨析题做得不好,有的同学材料分析题做得不好,有的同学综合探究题做得不好……应该说,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强项,也有自己的弱项,因此,在备考中要做好专项突破的练习。例如,综合探究题(即研究性学习试题)是一种新题型,好多同学不太熟悉其答题技巧而备感困惑,但这一题型正在成为新课程高考中的"新宠",如不加以研究,就很难适应,从而使自己格外被动。如能将做过的综合探究试题及其参考答案汇集起来,揣摩并总结其取材、设问、答案设计的规律,有利于专项突破,提高解题能力。

5)充分利用实验班学生的资源,贡献有启发性的试题,通过网络,资源共享。

 

2013全国卷Ⅱ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富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

    材料一:2004年,某县在R镇征地近2 000亩(1公顷=15亩)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在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后,50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2012年该园区实现产值120亿元。在园区周围,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2012年,该镇人口由2.3万增加到3.5万,新增人口中有7 000多人是脱离土地的农民,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营大户集中起来、统一经营,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镇90%的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人均收入明显增加。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R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14分)。

 

    答案:企业的聚集发挥了规模经济优势,带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产值增加;(4分)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为园区和该镇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3分)土地的统一集约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3分)居民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消费,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或有利于扩大内需)。(4分)(其他诸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等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第四部分:反思与对策

 

      反思一:课堂复习讲解占用时间过多而学生消化理解教材知识的时间较少,课堂效率不很高;

      策:二轮复习把知识试题化,知识体系化,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定量的任务,想高效课堂要质量。

      反思二:一轮复习时间过长,基础知识点多,学生遗忘现象突出,往往复习完一册另一册已经归还老师,记忆的持久性不强;

     为此:复习过程中做到“瞻前顾后”,复习新知,巩固旧知,加强默写验收,强化记忆,提高复习质量。

    反思三:这几年的高考试题体现出一个趋势:即时政热点的生活化,以生活化的时政为背景,用知识点解决生活中问题。而一轮复习中专门讲解时政的时间相对较少,学生了解国际国内大事的渠道不宽,重视课本知识而对政策性的政治知识准确把握的较少。下一步将强化知识体系的同时,侧重时政典型材料筛选,关注媒体热点,尤其是主流媒体出现的关注点,紧扣时代脉搏,体现时代气息。      如:人民日报、半月谈、经济日报等,二轮复习突出时政热点专题训练,做到时政热点知识化,专业化,转化政治学科语言。

     反思四:平时考点、单元练习题筛选、周策、模拟检测和名校联考试卷多,针对性检测不强且试题质量参差不齐,与考点复习不完全同步。对此,下一阶段加强练习的针对性,强化专题(知识十三大专题------1:货币、价格与消费,2:生产、劳动与经营,3:收入与分配,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5:我国的公民与政府,6: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7:国际社会与外交政策,8: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9:中华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0:哲学智慧与基本派别,11:唯物论与认识论,12: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3: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时政八专题-----)和(选择与非选择两大类十二种题型专练)时效性训练,同时,加大对不同题型的共性特点的总结,提高质量,尽量与高考试题接轨。

 

    反思五:从近三年的高考试题看,对知识的考查也不是简单直白呈而是隐性融入材料呈现,灵活性增加。题干和题肢中课本上的原话越来越少,综合性的东西越来越多。这就要求老师要灵活教,学生要灵活学,学会变通知识。正所谓“背会不一定行,但不背一定不行。”

    反思六:中学生思维和命题专家思维的差异性,平时模拟试卷和高考试卷的距离,平时试卷答案和高考试卷答案的差距。反映了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素质要求更高。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对学生人文素养要求更高。这些差距只能在平时的复习考试训练中逐步提升解决。

2010全国新课程卷  39

 (1)运用哲学知识,对材料一中“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作简要评析。(12)

答案: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条件。经济不景气时,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美日韩的例子也说明了该推断有一定合理性。

    规律是事物的本质、必然、稳定的联系,经验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不同于规律。把有限的经验提升为普遍的规律,是不严谨的。

反思七:高考国标答案与评卷细则的差异无法把握。政治学科主观题主观性强,同一道题不同命题人会设定差异性明显的参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那些答案可给分,给多少分等不清楚),想法:如果能派老师参加高考评卷,可以知道具体的评分细则,以便向学生讲解。

    反思七:高考国标答案与评卷细则的差异无法详细把握。政治学科主观题主观性强,同一道题不同命题人会设定差异性明显的参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那些答案可给分,给多少分等不清楚),想法:如果能派老师参加高考评卷,可以知道具体的评分细则,以便向学生讲解。

 

     反思八: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素质和人文素养以及教学方法要求更高,课本教参、传统的方式难以满足教学需要,无法适应新的要求,除了自身努力完善充实自己外,能走出去学习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模式加以利用,也会大有收获的。

     反思九:政治学科得分的高低除受学生自身的政治素养制约外,还受相关学科知识积累的影响,如语文原典文化、数学计算、自然科学、历史地理等,因此,高分尖子学生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和灵活的知识转化能力,变通试题材料内容为教材知识,在变通教材知识为试题答案

2.2013·福建卷·36题) 下列与图11漫画蕴含的哲理相近的诗句有

   ①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漫画类选择题,明确漫画的寓意,大概意思是说满树的叶子时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剩下一片叶子,人们才知道珍惜,②③体现了发展的观点。故选B项.

 

   “思想总是会迟到的,猫头鹰总在黄昏起飞”。而教学是充满遗憾而又要追求完美的过程,问题在反思中发现并会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圆满的解决,过程的艰辛定会铸就结果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