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欢迎您!

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百 年 名 校  世 纪 之 光

一、百年传承

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简称“开封高中”或“开高”)是由清末的“河南省大学堂”和“开封府中学堂”两所学校沿革而来的。

河南省大学堂创建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由河南巡抚锡良(满族)奏请筹办,地址在前营门原游击衙署。学堂教学以四书五经、伦理纲常为主,以历代史鉴、中外政治、学艺为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河南省高等学堂,但在办学规模和要求上没有变化,由王安澜(静波)任监督,胡汝霖任教务长,聘任教师26人,学额250人。1912年,在河南省高等学堂内设中学班两班。1913年,高等学堂停办,学校改称为河南省立第一中学校(俗称“老一中”)。

开封府中学堂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校址在彝山书院旧址(今大纸坊街开封市第五中学处),有教职员工9名,招生40名,首任监督为开封府知府孙继英,1913年改称为河南省立第二中学。

1927年,北伐军进抵开封后,南京政府大学院长蔡元培仿照法国办法,在全国试办3所大规模的中学校,一所在开封,一所在上海,一所在扬州。于是,把河南省立第一中学校和河南省立第二中学合并为河南省立第一中学(俗称“大一中”),“大一中”成为全国三大规模学校之一,校址在前营门和大纸坊街等地。当时此时的“大一中”开创了开封中等学校男女合校的新风。

1928年夏,省教育厅据当年8月全国教育会议议案中关于中学宜男女分校原则,将“大一中”分为河南省立第一高级中学和河南省立第一初级中学。河南省立第一高级中学校址位于前营门(俗称“省立一高”),1933年更名为河南省立开封高级中学(俗称“省立开高”)。河南省立第一初级中学校址位于大纸坊街,1933年更名为河南省立开封初级中学(简称“省立开中”),1935年迁至东司门一二九运动开始后,开封高中带领全省学生救国联合会,引起了全省广大学生的积极响应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省立开高先后迁址南阳镇平石佛寺、内乡夏馆及陕西宝鸡观音寺。1946年迁回开封前营门街原校址,更名为河南省立开封中学,1950年更名为河南省立开封第一初级中学。

1951年省立开高高一新生转入省立开中,校名改为省立开封第一中学,1952年留在省立开高原址的高二、高三学生并入省立开封第一中学,两校完成合并,校名仍为省立开封第一中学。随后改为河大附中、河师大附高,1956年更名为河南省开封第一高级中学(简称“一高”),1960年进京参加全国文教系统群英会,受到表彰。1964年迁至现址铁北街,1971更名为开封26中,1978年复名为开封一高,1985年恢复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现名。20148月,开封高中西校区启用至此,开封高中东、西两校区同步发展。

二、学校现状

现在的开封高中分为东、西两个校区。

东校区现址座落在开封市区东南部原北宋演武厅旧址,占地120亩,建有10000多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和5000多平方米的实验大楼,拥有省内先进的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学系统、教学观摩系统、学校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和多媒体放映厅,各类教学仪器和电教器材达到省一类标准。校图书馆藏书16万册,各类报刊300多种,是省内馆藏图书最多的中学图书馆之一。学校建有全封闭运动场,内置400米标准跑道,曾两次成功举办河南省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连续多年承办开封市中招体育考试。有大型餐厅和室内乒乓球中心,是读书成长的好地方。

西校区位于开封新区第四大街以西,第五大街以东,安顺路以北,规划路以南,占地面积182亩,总投资2.7亿元,总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由教学楼、综合楼、运动馆、体育场看台、学生宿舍楼、教工宿舍楼,学生食堂等10余栋建筑组成。西校区是一所全寄宿制高中,可以满足4900名学生的入学需求。

学校现有9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383人,教职工395人,在职特级教师5人,正高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75人;国家级骨干教师7人,省级骨干教师35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5人,全国劳模4人,省级劳模6人,省政府督学1人,省级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6人,国家级、省级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48人,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优秀辅导员200多人,省级兼职教研员9人。

三、校友与成绩

建校120年来,从开封高中走出了一大批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如党政高级领导干部赵紫阳、焦若愚、冯纪新、吴芝圃、刘正威、于友先、杨振杰、郭琨;两院院士秉志、李恒德、杜祥琬、朱晓东、王光远、魏宝文、张勇传、沈兰荪臧家亮等(共14人);作家师陀、姚雪垠、柏杨、张一弓;著名学者张志公、阎纯德、穆广仁、顾德麟;音乐艺术家赵讽、王震亚、刘子枫;外交家郝汀、李庭荃、杨永瑞,著名美籍华人赵浩生、朱怀璞;解放军将军胡炜、柴成文、曲竞济、孙兆枢景涛、徐云飞;博士生导师张学庸、张效房、王复周、康沫狂、郭鹞、杨宏禹、苏勉曾、冯增昭、罗国杰时代精英沈竞洋、柳超、卜凡、宋云天等。

开封高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秉承“诚毅和爱,与时俱进”的校训,以“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为社会的整体进步育人”为宗旨,以“综合素质高,有一定特长,为社会悦纳,可持续发展”为育人标准,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为国内外各类高等院校输送了10万余名人才。恢复高考以来,先后涌现出李纲、乐翔、周建民、柳超、孟进、王洋、杨改慧、李昶、王盼、曹林菁彭子年、彭祎航等十位高考省状元尤其是2021年取得河南省文理科双状元,理科考生彭子年以732分的成绩成为12个使用全国乙卷的最高分。学校特别注意高尖人才的培苗工作,竞赛成绩在河南省一直名列前茅,仅2007-2014年八年间就有800多人次获市、省、国家级一等奖。石长春同学获第23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之后毋为庶、张伟分获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第一名和全国中学生力学竞赛第一名。我校高尖人才培苗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在北大、清华,在中关村,在哈佛、麻省理工,在硅谷,处处都活跃着开高莘莘学子的身影。

 

近年来,开封高中荣获了首批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育工会先进集体、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河南省首批多样化发展示范校(综合创新类)、河南教育名片、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千秋杯”先进管理学校、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招飞先进单位、河南省双新示范校、市文明单位标兵等百余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众志成诚。现任开高领导班子正率领全体教职工励精图治,上下同心,依靠开高优良的办学传统、雄厚的师资队伍、先进的教学设施、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努力铸造开高新的百年辉煌,为新时期中原教育史书写更为灿烂的新的篇章!

学校简介——百 年 名 校  世 纪 之 光

一、百年传承

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简称“开封高中”或“开高”)是由清末的“河南省大学堂”和“开封府中学堂”两所学校沿革而来的。

河南省大学堂创建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由河南巡抚锡良(满族)奏请筹办,地址在前营门原游击衙署。学堂教学以四书五经、伦理纲常为主,以历代史鉴、中外政治、学艺为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河南省高等学堂,但在办学规模和要求上没有变化,由王安澜(静波)任监督,胡汝霖任教务长,聘任教师26人,学额250人。1912年,在河南省高等学堂内设中学班两班。1913年,高等学堂停办,学校改称为河南省立第一中学校(俗称“老一中”)。

开封府中学堂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校址在彝山书院旧址(今大纸坊街开封市第五中学处),有教职员工9名,招生40名,首任监督为开封府知府孙继英,1913年改称为河南省立第二中学。

1927年,北伐军进抵开封后,南京政府大学院长蔡元培仿照法国办法,在全国试办3所大规模的中学校,一所在开封,一所在上海,一所在扬州。于是,把河南省立第一中学校和河南省立第二中学合并为河南省立第一中学(俗称“大一中”),“大一中”成为全国三大规模学校之一,校址在前营门和大纸坊街等地。当时此时的“大一中”开创了开封中等学校男女合校的新风。

1928年夏,省教育厅据当年8月全国教育会议议案中关于中学宜男女分校原则,将“大一中”分为河南省立第一高级中学和河南省立第一初级中学。河南省立第一高级中学校址位于前营门(俗称“省立一高”),1933年更名为河南省立开封高级中学(俗称“省立开高”)。河南省立第一初级中学校址位于大纸坊街,1933年更名为河南省立开封初级中学(简称“省立开中”),1935年迁至东司门一二九运动开始后,开封高中带领全省学生救国联合会,引起了全省广大学生的积极响应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省立开高先后迁址南阳镇平石佛寺、内乡夏馆及陕西宝鸡观音寺。1946年迁回开封前营门街原校址,更名为河南省立开封中学,1950年更名为河南省立开封第一初级中学。

1951年省立开高高一新生转入省立开中,校名改为省立开封第一中学,1952年留在省立开高原址的高二、高三学生并入省立开封第一中学,两校完成合并,校名仍为省立开封第一中学。随后改为河大附中、河师大附高,1956年更名为河南省开封第一高级中学(简称“一高”),1960年进京参加全国文教系统群英会,受到表彰。1964年迁至现址铁北街,1971更名为开封26中,1978年复名为开封一高,1985年恢复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现名。20148月,开封高中西校区启用至此,开封高中东、西两校区同步发展。

二、学校现状

现在的开封高中分为东、西两个校区。

东校区现址座落在开封市区东南部原北宋演武厅旧址,占地120亩,建有10000多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和5000多平方米的实验大楼,拥有省内先进的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学系统、教学观摩系统、学校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和多媒体放映厅,各类教学仪器和电教器材达到省一类标准。校图书馆藏书16万册,各类报刊300多种,是省内馆藏图书最多的中学图书馆之一。学校建有全封闭运动场,内置400米标准跑道,曾两次成功举办河南省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连续多年承办开封市中招体育考试。有大型餐厅和室内乒乓球中心,是读书成长的好地方。

西校区位于开封新区第四大街以西,第五大街以东,安顺路以北,规划路以南,占地面积182亩,总投资2.7亿元,总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由教学楼、综合楼、运动馆、体育场看台、学生宿舍楼、教工宿舍楼,学生食堂等10余栋建筑组成。西校区是一所全寄宿制高中,可以满足4900名学生的入学需求。

学校现有9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383人,教职工395人,在职特级教师5人,正高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75人;国家级骨干教师7人,省级骨干教师35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5人,全国劳模4人,省级劳模6人,省政府督学1人,省级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6人,国家级、省级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48人,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优秀辅导员200多人,省级兼职教研员9人。

三、校友与成绩

建校120年来,从开封高中走出了一大批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如党政高级领导干部赵紫阳、焦若愚、冯纪新、吴芝圃、刘正威、于友先、杨振杰、郭琨;两院院士秉志、李恒德、杜祥琬、朱晓东、王光远、魏宝文、张勇传、沈兰荪臧家亮等(共14人);作家师陀、姚雪垠、柏杨、张一弓;著名学者张志公、阎纯德、穆广仁、顾德麟;音乐艺术家赵讽、王震亚、刘子枫;外交家郝汀、李庭荃、杨永瑞,著名美籍华人赵浩生、朱怀璞;解放军将军胡炜、柴成文、曲竞济、孙兆枢景涛、徐云飞;博士生导师张学庸、张效房、王复周、康沫狂、郭鹞、杨宏禹、苏勉曾、冯增昭、罗国杰时代精英沈竞洋、柳超、卜凡、宋云天等。

开封高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秉承“诚毅和爱,与时俱进”的校训,以“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为社会的整体进步育人”为宗旨,以“综合素质高,有一定特长,为社会悦纳,可持续发展”为育人标准,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为国内外各类高等院校输送了10万余名人才。恢复高考以来,先后涌现出李纲、乐翔、周建民、柳超、孟进、王洋、杨改慧、李昶、王盼、曹林菁彭子年、彭祎航等十位高考省状元尤其是2021年取得河南省文理科双状元,理科考生彭子年以732分的成绩成为12个使用全国乙卷的最高分。学校特别注意高尖人才的培苗工作,竞赛成绩在河南省一直名列前茅,仅2007-2014年八年间就有800多人次获市、省、国家级一等奖。石长春同学获第23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之后毋为庶、张伟分获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第一名和全国中学生力学竞赛第一名。我校高尖人才培苗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在北大、清华,在中关村,在哈佛、麻省理工,在硅谷,处处都活跃着开高莘莘学子的身影。

 

近年来,开封高中荣获了首批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育工会先进集体、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河南省首批多样化发展示范校(综合创新类)、河南教育名片、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千秋杯”先进管理学校、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招飞先进单位、河南省双新示范校、市文明单位标兵等百余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众志成诚。现任开高领导班子正率领全体教职工励精图治,上下同心,依靠开高优良的办学传统、雄厚的师资队伍、先进的教学设施、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努力铸造开高新的百年辉煌,为新时期中原教育史书写更为灿烂的新的篇章!